1.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






      1. EN
       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 加快智能建造 引领行业变革
        加快智能建造 引领行业变革
        • 来源:中国建设新闻网
        • 2024-01-25
        • 分享至:

       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,应当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,紧抓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机遇 ,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。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,要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,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,持续在工业化 、数字化 、绿色化转型上下功夫。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,需要建筑企业共同关注并认真落实 。


        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生产方式 ,在我国正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,仍面临诸多发展困境——从观念角度来看,很多建筑企业对建筑工业化的认识略显片面 ,还没有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,在思想上仍不够重视;从市场角度来看,由于新型建造工艺成本偏高,劳务成本持续上涨 ,导致市场的接受度和应用程度依然较低;从管理角度来看 ,当前建筑企业存在着经验不足、创新性不够等问题 ,没有将管理意识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同步提升 ;从技术角度来看,目前我国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相对滞后,智能建造技术发展不够成熟 ,建筑机器人、智能装备系统等新型建造方式的研发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,这些都是导致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较慢的主要因素。因此,我国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到改革创新的浪潮之中,攻坚克难,突破关键技术瓶颈,共同向新型建筑工业化迈进。


        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 ,设计单位应从探索基于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术的智能设计入手 。设计单位要从源头抓起,积极依托BIM技术向智能设计转型。一是开展基于BIM技术的集成化设计 。应用BIM技术 ,统筹规划设计、生产 、施工、运维各环节,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 ,引领建筑业全产业链向智能建造方向前进 。二是打造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模式。运用以BIM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手段,打造数据交互平台,推进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,实现跨专业协同 。三是探索BIM技术在智能设计领域的应用方向。利用BIM对建筑性能进行仿真 ,评价设计项目的综合性能 。利用BIM开展智能化审图 ,提高审图效率。利用BIM建立参数化标准件族库,实现构件标准化 、统一性 。四是加强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形成建筑模型,辅助进行概念设计。结合GIS(地理信息系统)与BIM形成虚拟建设场景 ,对数字孪生体进行虚拟验证,明确建筑实体的空间方位以及与环境的联系,实现设计的优化 。


        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 ,预制构件厂商要着力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。一是深入进行预制构件生产调度智能化研究与应用 。利用算法优化调度方案 ,构建生产调度优化模型,打造智能化调度系统 ,改变传统低效的人工调度模式,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调度进行动态优化管理 ,提升预制构件生产效能,应对外部环境多波动干扰 ,增强预制供应链韧性。二是加快建设未来智能工厂。基于数字孪生技术 ,依托物理工厂打造虚拟数字工厂模型,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和仿真 ,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 ,实现虚实融合,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,减少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。基于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5G等技术,实现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 ,收集并实时分析生产数据,对构件生产进行实时监控、预测 ,强化标准作业、可视管控,逐步实现自动化生产 、无人运输和自动化仓储 。


        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 ,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。施工单位要全面提升智能装备研发、绿色建造、数字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,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加强技术创新 。应大力推广装配式绿色施工方案 ,逐步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成套技术,广泛应用预制构件吊装、支撑等施工机具,增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力 ,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。同时,积极研发建筑机器人 、智能装备系统等新型建造技术 ,逐渐替代传统施工作业方式 ,提高工程建设机械化  、智能化水平。二是加强管理创新。应加大BIM、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,提升采购、建造、维修等环节的管理水平 ,将数字化 、智能化融入到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,实现“无纸化”办公以及数字化成果交付。应积极打造工程建造信息模型(EngineeringInformationModeling)等数字化管控平台,实现与施工项目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,消除施工协同过程中的信息壁垒 ,对施工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 ,进一步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  。


        新型建筑工业化,是生产方式和建造方式的深刻变革 ,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。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 ,将是一个长期的 、艰苦的、全方位的创新过程 ,需要整个建筑行业凝聚智慧,共同谋划。通过所有建筑企业的共同努力 ,我国建筑业一定会实现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 、从粗放建造向绿色集约建造转变的发展目标,一定会踏上高效益、高质量、低消耗、低排放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。


       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




        1. XML地图